• 巴陵商業(yè)習俗
    來源:史志辦   2020-09-01 15:53
    瀏覽量:1 | | | |

    一、行規(guī)

    解放前,對經(jīng)商和從事服務業(yè)統(tǒng)稱為做生意或叫做買賣。較大的集鎮(zhèn)設有商會,下有各行業(yè)的同行會,各行業(yè)和鋪店,都有各自的行規(guī)和店規(guī)。一個店鋪,只可經(jīng)營一行,叫一行一業(yè),要兼營,須交另一同行業(yè)會費。斛、斗、尺、秤,一年送同行會校準一次,物價多由同行會議定,如任意漲跌,影響極壞者,處以罰酒席或現(xiàn)金。漁行魚多時,只能“爛秤”(放秤)不“爛價”。店鋪職工、學徒,只許站、不許坐,叫站柜臺。先生、學徒出店時,必須解開圍腰,在身上拍幾拍,以示未帶錢物。幫親友或自己買貨,要別人過秤、包裝,自己到柜臺外付錢領取。各自的零用錢,要憑人放于貨架上,需用時由別人拿。雇請職員,一年一定,吃年飯被主東尊于首席,即是示意辭退,自己不必問原因。岳陽則于正月初四開高升會,是日上班時,擺上酒點之后,便擺出今年聘請××先生為“管帳”,或說去年生意不景氣,今年想減人,××先生,可以另行高就。岳陽一些大的店鋪,是舊歷三月初八才公開發(fā)給頭一年的紅利,分紅一般為三七開(主七職員三),叫財神會,其它集鎮(zhèn),多是舊歷年底盤底分紅。

    二、行言市語

    行言,俗稱攤句,外人多不懂。新墻、鹿角、黃沙等地行言,用由、中、人、上、大、王、主、井、羊、非未表示一至十的數(shù)字,新墻、筻口、楊林等地,則多用子、少、乍、秤、鈔、天、淺、杠、葉、流,黃岸市、公田等地為豆、貝、大、長、人、土、木、另、王、合,還有用引、則、順、四、吾、交、化、分、旭、古的。新墻、鹿角的同行會,還有各自的代號,較大的店號,又有自己的暗語代表一至十的數(shù)字,如公、平、加、和、氣、生、意、定、興、隆等等。亦用這類暗語標價。

    市語中,肉稱過路子,魚為擺尾子、河西子,雞為蓮花子,面條為千條子,面要煮爛,叫熔排,少湯稱減湯,多放油為重素,要賒帳稱請貝佘等等。而記碼則用〡、〢、〣、(厶)、X、〥、〦、〧、〨、文、O代表數(shù)字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、0。又有以手指表示數(shù)字或價格,如出一個食指,則示一數(shù),加中指為二、用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為三,加食指為四,五指敞開為五,拇指加小指為六,再加無名指為七,拇指加食指為八,食指彎伸為九,兩手齊開或兩個食指交叉為十,這種表數(shù)法現(xiàn)仍流行。

    三、行商

    行商有二,一為做船水生意,一為挑小貨擔子。其中做船水生意也有兩種:自船自本的叫做自買,寫船(租船)販運叫包袱客人。這類生意,本錢較多,本地收購,外地銷售,循回反復。小貨擔子又叫挑八根系,靠肩挑步擔走村串戶,其中京貨擔則不同于一般,本錢多,全是京廣百貨、布匹、婦孺用品。行商者搖拔浪鼓,以示叫賣。解放后,小貨擔曾一度絕跡,但有些交通不便之地,供銷社曾派出過貨郎擔,送貨上門,亦搖鼓招買。八十年代后,鄉(xiāng)村小貨擔、串村買賣又已活躍。進入二十一世紀,交通實現(xiàn)“村村通”,鄉(xiāng)村小貨擔、串村買賣基本絕跡。

    解放前在商人與顧客間接帶客買賣,從中收取客商傭錢(手續(xù)費)的人,稱經(jīng)紀,又稱中間人或掮客。

    碼頭經(jīng)紀是為船商效勞、扎架掛稱,買賣者由中間人代稱貨物。這些人,往往心狠手辣,人稱為“呷紅講黑”,又叫啄毛經(jīng)紀。

    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,国产毛片无码视频,精品国产影片在线观看,国产性色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